2018-06-29 大社区网站 阅读模式
不因长辈催婚被迫戴上婚姻枷锁,不因迷恋“不将就、不强求、不凑合”等理想主义爱情观而迷失。
近日,民政部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,2018年第一季度全国的结婚人数301.7万对,同比下降5.7%,其中上海、浙江、天津等经济发达地区结婚率普遍较低。如果与5年前同期结婚人数的高位428.2万对相比,2018年一季度已经下降了29.54%。专家分析认为,适婚人口数量下降、婚龄推迟、城市化进程加快都是结婚人数不断下降的原因。
对于“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想结婚了?”的提问,知乎上有这样一句回答:本以为结婚是我一个人的事儿,现在看来,除了跟我没什么关系,任何人都能插一腿。此话之所以引起不少人共鸣,在于其基本道出了婚姻形式和观念在从一元化走向多元化的过程中,所引起的婚姻观的冲突和变迁。
“男大当婚、女大当嫁”,此番犹如道德律令般的传统婚姻理念,让婚姻戴上了沉重的枷锁, 既有物理意义上的,也有社会文化及符号象征意义上的,至于个体情绪和情感意义上的东西,更像是顺便捎带上的。正因如此,在“恋爱自由、婚姻自主”已成主旋律的今天,若依旧延续这样的婚姻理念,只会让婚姻真的变成爱情的坟墓。 诚然,若探索结婚率逐年走低的成因,这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命题,适婚人口数量下降、婚龄推迟、城市化进程加快等都是原因,而每一个原因又值得具体分析,都能写出一篇长篇大论。不过亦不得不说,当强加在婚姻之上的诸多意义和繁文缛节被逐渐剥离,当下年轻人越来越注重婚姻选择中“我的感受”,愈加追求婚姻的品质与幸福。正如有人所说:“很多人没结婚,不是因为觉得婚姻不重要,而是婚姻很重要!”
但这又更多地带有理想主义的色彩,就像“执子之手,与子偕老”“窈窕淑女,君子好逑”“愿得一心人,白头不相离”等唯美的爱情物语,千年前就已写下,千年中有多少人做到,千年后又有多少人能做到。同样的道理,不说白马王子或白雪公主可遇而不可求,往往只能埋藏心底,单就家中父母的那一声声催促,就足够让人疲于应付。
在我看来,在结婚率走低中做好自己的选择,不因长辈的催婚而被迫戴上婚姻的枷锁,同时也不因迷恋“不将就、不强求、不凑合”等理想主义爱情观而迷失,努力提高自己爱的能力,勇敢追求爱与被爱,认识到恋爱与婚姻的根本性区别,然后牢牢抓住那个确认过眼神、就是对的人,或许就是次优选择。
来源:春城晚报 作者:刘孙恒
文章关键词:nbsp,nbsp,不因,长辈,被迫,戴上,婚姻,枷锁,不因,迷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