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 阅读模式
近日,由绵阳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、绵阳市志愿服务总队开展的2016年度绵阳市志愿服务推荐评选活动结果揭晓,平武县报恩寺社区爱心志愿服务队获得“2016年度绵阳十佳志愿服务组织”荣誉称号。报恩寺社区爱心志愿服务队9年坚持,用邻里守望编织“爱心网”,用志愿服务点亮“爱心灯”,让邻里亲如一家,社区处处有真情。
当记者见到社区爱心志愿服务队长李海燕时,她正和志愿者在社区老人巩万惠家里唠嗑。今年74岁的巩万惠老人本应安度晚年,可是8年前,儿子陈曜不幸患上尿毒症,家里的“顶梁柱”突然倒下,每年十几万的医药费让一家人的生计举步维艰。知道巩万惠家的困难情况后,报恩寺社区党支部书记李海燕立即号召社区居民为陈曜捐款,用募集到的3000元钱,帮助巩万惠家办起了一个小卖部,让他们有了一份收入,也有了一个依靠。
志愿者免费上门维修水电,为陈曜的女儿联系结对帮扶,解决陈曜的低保问题,在社区邻居的帮助和关爱下,巩万惠老人看到了生活的希望。更让她欣慰的是,儿子的身体日渐好转。
巩万惠老人家只是报恩寺社区邻里守望的一个缩影。报恩寺旁边的这群报恩人,用小善大爱传递温暖,将爱心一直传递。余长发基金是报恩寺社区用来帮扶困难群众的专项爱心基金。自基金成立3年多以来,已经帮扶了全县50多个家庭,帮助3位孤寡老人料理了后事。说起成立余长发基金的缘由,李海燕十分动容。余长发是一位曾经租住在报恩寺社区的老人,因病常年卧床不起,社区的志愿者给予长达三年的照顾。在老人临终前,将他20个月的抚恤金留了下来,社区就以他的名义成立了余长发基金。除了抚恤金,余长发还为社区捐赠了图书和轮椅。正如大家所说,余长发老人走了,但余长发精神会和余长发基金常在,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。
余长发老人的先进事迹,引导带动了越来越多的人向榜样学习,肖光礼是余长发基金的受益者,也是爱心的传递者。4年前,肖光礼因为一场交通事故导致全身瘫痪,现在他为了回报社区的关爱,已经自愿签订了协议,去世后捐献眼角膜。
一件件先进事迹,擦亮了报恩寺社区爱心志愿服务队的金字招牌。社区爱心志愿服务队自2008年5月成立以来,现已有志愿服务分队20支,注册志愿者662余人。爱心志愿服务队立足社区,面向社会,广泛开展生活照料、矛盾调解、物业管理、法律援助、文体健身等“邻里守望”志愿服务活动,被誉为九环线上一道亮丽的风景。
这些年,正是爱心服务队秉承“爱民、为民、乐民”的服务宗旨,用志愿服务唤起小善大爱,多次获得国家、省市的表彰奖励,服务队先后荣获“绵阳市优秀志愿服务集体”“绵阳市优秀志愿服务组织”“绵阳市敬老文明号”等称号。